国际品牌观察网

中国品牌国际化发展仍须迈大步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从产品大国向品牌大国跨越的40年,也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40年。企业不断提高国际化运营能力,强化品牌国际化意识,积极开展国际目标市场和品牌规则研究,行业话语权和品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从来料加工、贴牌生产起步,中国制造如今已在"世界500强"榜单上拥有122个席位。
 
  创新跨越
  如今,一批中国品牌不断升级品牌价值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但品牌的创建绝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培育。"坚持自主创新、创新驱动,借助全球创新资源为我所用,掌控关键核心技术话语权,是建设世界一流品牌的根本。"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陆川日前在北京出席2018中国品牌论坛时表示,集团历经75年产业积淀,坚守改革创新,已成为起重机、挖掘机两大百亿板块和四个50亿板块及一批制造业单项隐形冠军。从上世纪90年代出口第一台设备以来,徐工品牌已获得欧美和亚非拉182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青睐,覆盖"一带一路"沿线97%的国家,海外收入连续26年稳居行业第一位,全球行业排名第六位,重塑了世界工程机械市场格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少传统企业持续强化品牌建设,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其中,五粮液在不断创新酒体与工艺的同时,对标国际品牌,制定国际化品牌战略,在标准体系、政策法律、文化融合等方面加深国际交流与沟通,助推品牌国际化。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智辅介绍,当前,中国白酒受到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睐。仅2017年,五粮液就在捷克、哈萨克斯坦、以色列、希腊等多个国家开展了文化与经贸交流活动。"未来竞争的关键在海外,在高端市场,只有赢得国际高端市场竞争,才真正称得上是世界一流品牌。"陆川强调,开放是汇聚全球资源的关键一步,徐工依托研发国际化确保技术领先优势,以制造国际化优化产业全球战略布局,以品牌文化国际化赢得全球美誉,先后建成5大国际研发中心和15个全球制造基地、KD工厂,并开展抢险救灾、非洲水窖、海外实习生等14个特色公益品牌项目,成为全球工程机械最具美誉度的"中国名片"。20年前,全球工程机械舞台上美、欧、日企业"三分天下",50强榜单上仅有徐工1家中国企业。时至今日,中国企业占据9个席位,工程机械已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闪亮品牌。
  彭智辅表示,2019年,五粮液将深入挖掘品牌的核心优势,继续探索品牌国际化新路径,加深对海外消费文化的研究,加速构建海外营销网络,深化与国际品牌的跨国、跨界合作,大力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努力展现现代化、年轻化、国际化、数字化的世界级品牌形象。

 
  正视差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价值是决定交换价值的重要因素。产品的销售价格、企业的盈利状况和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决定于企业的品牌。尽管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必须承认,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仍处于劣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仍清晰地记得几年前在浙江一家衬衫厂考察时的情景。这家衬衫厂的经理告诉他,工厂在同一条生产线上采用同样的面料、同样的工艺生产的衬衫,贴上中国商标的市场售价是二三百元,贴上外国品牌的市场售价是两三千元。"我算了笔账,中国的GDP按市场汇率计算大致是13万亿美元,如果按PPP(购买力评价方式)计算大致是20万亿美元,中间差的7万亿美元很大程度上就是品牌价值。"郑新立表示,由于没有品牌,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只能按照低于使用价值和生产价格的交款价格销售。"当前,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跨越,品牌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特征。"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王一彪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相比国际知名品牌,中国品牌的创新力、影响力、竞争力仍存在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品牌评价体系也存在行业集中度高、评估维度精确性弱、评价方法偏于单一等问题。
  中国必须努力提升品牌质量,加力打造品牌,提高中国品牌的国际话语权,不仅要创立中国高铁、中国华为这些的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品牌,而且要创造一批工业品牌、服务业品牌,还要创造大量的农产品品牌、消费品品牌。(作者:汤莉)


 
  转自:国际商报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